很多在台北的高雄子弟,都是在台北讀書後直接在當地就業,不過現年35歲的Y小姐是先在高雄工作幾年,覺得發展有限,才選擇去台北工作。她歷經多年的低薪和高房租,逐步往自己嚮往的專業邁進,最後得以在專門的領域上有一席之地,目前已回鄉工作,擁有不錯的職位與薪水。
只能「存活」的生活
當初上台北後,Y先在一間行銷公司工作,只有領不到三萬的基本薪資,辦公室環境也很差「座位在廁所旁邊,有人使用就會有味道。」她說。這份不愉快的工作,在她一年後被資遣時結束,這使得Y想轉往更有前景的領域。當時軟體業缺乏UIUX設計人才,她想轉往這方面發展看看,但還是要有一段學習的時間。因此她一邊上課一邊接案或兼職,每月收入僅有一萬五左右,但加上半年的失業救助金,以及先前的存款,至少還可以勉強支付房租和生活開支。不過因為薪水過低,生活上要非常精打細算。她表示「一個月兩萬五到四萬我都有過,但在台北至少要三萬生活才不會很痛苦,兩萬多真的就只能『存活』。」
七千五一個床位
跟許多北漂族一樣,Y小姐原先也想住新北來省房租,不過後來還是選擇住台北「那時候還沒有月票,自己算過加上交通費不會差很多。」她後來住進一間Share House,房租七千五,押金僅需一個月,但只有一個上下舖的床位,一間房間住四人。「不過地點不錯啦,還有廚房。」她說。
為了節省開銷,Y盡量自己煮,每天能花費的金額都得算得很精準。如此生活自然無法存錢,時不時要花老本,幾個月才能朋友吃一次飯,沒工作時也都待在住處。「薪水光吃飯跟房租就沒了。」
後來因為疫情爆發,覺得跟人同房不安全,才搬出來租房。這次有自己的房間,是一個不到三坪的雅房,每月租金九千。「不過滿乾淨的,那時候看很多屋況很差的房子也敢收一萬多。」
Y在台北五年,住處從床位逐步晉升雅房再到套房,老家是透天的她,自然不太習慣台北的居住環境的落差。她說道「台北的房子都很小,而且『室內挑低』」,天氣也讓她受不了「我覺得住台北有很多隱形成本,雨天都要拿衣服到外面烘乾,毛巾還會發霉。」
學習到UIUX的技能後,Y找到相關工作,薪水只有三萬初,「想說先讓自己有工作經驗。」之後Y就一直在相關領域工作,但還是只能過難以儲蓄的日子,
直到兩年前決定回鄉發展。
在台北生存能力會被激發
Y其實一直都有回高雄的想法,但後來回高雄算頗為意外,當時為了更好的發展,她分別面試了北高兩地的中高階工作,結果反而是高雄給的薪水比較多。她說「高雄的職缺通常都是基層或中高階層,缺乏這中間的職缺,但在台北反而比較多,但在高雄的中高階薪水就不會差很大。」
由於薪水不錯,加上住家裡不用付房租,Y自然選擇回高雄工作。回首多年的北漂經驗,她覺得有這一段經歷才能有資歷回老家當管理職,她總結這多年台北經驗給自己的啟發「在台北會覺得自己的生存能力被激發,以前會常常抱怨很久,但又不想改變,在那邊心態會比較像成年人,不會一直停留在抱怨,會想辦法做點什麼。」
「住台北會強迫自己上進,但除了老闆和薪水,高雄的環境算偏舒服,也不用拿錢給家裡。若沒有經過這一段,可能不會讓自己變得上進一點。」她最後說道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