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365拍攝計畫 徵才 X 襪子夫婦
已更新:2021年2月2日

64歲的陳其祥,雲林人,自小罹患小兒痲痺,目前與太太在夜市賣襪子和魚蛋維生。幼時,父親曾想把他丟到火車站前以乞討維生,陳其祥堅決不從,堅持要靠雙手奮鬥自己的人生。
婚後自立門戶的他在雲林借錢蓋屋,夏天賣草帽、冬天賣襪子,趕上生意好的那幾年,陳其祥三年便還清欠款。然而,好景不常,雲林夜市面臨轉型,原本只需要繳電費的攤販們需繳租金,加上「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罰則」上路,利潤較高的草帽,生意不如以往,光靠襪子的微薄利潤,根本無法支付臥床父母每個月數萬元的醫療開銷。於是,他們改成晚上在夜市賣魚蛋和襪子,白天則做每件3.5元的商品加工,一天大約100個,稍微貼補家用。
這幾年,陳其祥多次病危進出醫院,心臟科、肝膽科、腎臟科輪流著看,但他總急著出院、回夜市擺攤,「總得賺吃飯錢啊」他說。這幾年,襪子生意越來越差,除了過年那個月可賺一萬元左右,其他每個月的收入就只有五千元,每週光租金便支出近四千元,若遇到下雨天便無法做生意。
「我已經很久沒看到錢在身邊了……我好像都是在幫別人賺錢」,陳太太抬起頭,露出靦腆的微笑。
----
《台灣 365》拍攝計畫希望透過一個「全面觀看」的方式,藉由圖文紀錄來呈現不同族群、階級位置的人在飲食、工作、家庭與社會等生活的差異,看見不同的人們生活在台灣的不同面貌。
無論是在工地揮汗的營造工人、在烈日下烹煮食物的小吃攤販、送貨載客的司機、在工廠製造或組裝各類產品的勞工、冒著風雨騎車送餐點到家門口的外送員,或是幫你顧家的保全、照顧長者的看護員等等,每位為生活在拚博的人,撐起了台灣的365天。
「台灣365拍攝計劃:看見真實的台灣,必須先看見那些沒被看見的人」
2030台灣無貧困推進協會的「《台灣365》 拍攝計畫」,預計拍攝365位不同年齡、職業、族群但生活在台灣的人,希望藉由這個計畫讓大眾看見不一樣的人和故事。
這個計畫並不是競賽型徵件,因此不要求高規格的攝影技術。邀請喜歡拍照、對人和故事有興趣的你加入我們,共同述說在台灣這個島嶼上看似平凡但絕對重要的故事。
👉拍攝對象:
👥族群:台灣各族群(如原住民、新住民、老兵等)
👥職業:農林漁牧、各類勞工(如建築工人、攤販、外送員、清潔工、保全、看護、司機等)、待業者、無家者(街友)、接案SOHO…等,但不在此限。
即日起開始受理~
📝「應徵須知」:
1️⃣應徵請備妥個人基本資料:姓名、電話、email等,並檢附5張具有紀錄觀點的攝影照片(包含5個不同場景並附簡單照片背景說明)
應徵請寄:atept2030@gmail.com 曾小姐,主旨註明「台灣365徵才」。
2️⃣拍攝者需參加拍攝行前說明會(時間、地點另行通知)
3️⃣本計畫採「以件計酬」,每案支付拍攝者費用2000元整、拍攝對象1000元整;每位拍攝者可執行多案。
4️⃣規格:照片輸出規格為300dpi以上;若使用手機拍攝解析度為4:3 / 1200萬以上畫素。
5️⃣拍攝重點:拍攝時間為一天,照片取材需至少滿足「家居生活」、「工作」、「交通方式」、「吃飯」等或包含「洗澡」、「睡覺」、「娛樂」等補充素材,但不以此為限。
⭐️必備素材:全身與半身照、工作場景、住處外觀與宅內屋況、吃飯、生活起居場景、與他人的互動、交通工具等。
補充素材:娛樂、表情、醫療、睡覺等。
6️⃣拍攝者需同意「2030台灣無貧困推進協會」擁有圖片再製及使用權(需簽妥同意書),拍攝者保有著作權。
攝影師:江秉憲
採 訪:江乘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