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365拍攝計畫 X 一甲子的裁縫師
已更新:2021年2月2日

連玉招,71歲,出生於屏東的務農家庭。排行老大的連玉招在國小畢業後便離開家鄉至台中成衣工廠作女工、學裁縫,只為了貼補家用。一轉眼,已六十年。
結婚後的連玉招,一度成為全職的家庭主婦,但上有高堂、下有四位子女的家庭,經濟上的重擔,迫使她重操裁縫的舊業。然而,家鄉的人口不多,能夠做的裁縫活有限,她突發奇想的在工作室外面設檳榔攤、屋內開設糖果飲料小舖並擺設 彈珠台,夏天則賣剉冰,店裡也有漫畫出租。如此省吃儉用積累十多年的存款,終於買了一小塊農地。
習慣節儉的她,餐桌上的料理通常是自種的食材,總是以一雙手取代洗衣機。如今的連玉招,維持每天早晨五點起床的習慣,在上午處理完農事之餘,午間返家開店修改衣服及賣糖果、飲料。這位惜物惜情的老裁縫師,不忘每天早、晚持香,向天公及祖先表達感謝之意。 這是與鄉下生活共存的老裁縫師的尋常生活,你的的故事呢?
--
📣「#台灣365拍攝計劃 邀請您一起參與
《台灣 365》拍攝計畫希望透過一個「全面觀看」的方式,藉由圖文紀錄來呈現不同族群、階級位置的人在飲食、工作、家庭與社會等生活的差異,看見不同的人們生活在台灣的不同面貌。
無論是在工地揮汗的營造工人、在烈日下烹煮食物的小吃攤販、送貨載客的司機、在工廠製造或組裝各類產品的勞工、冒著風雨騎車送餐點到家門口的外送員,或是幫你顧家的保全、照顧長者的看護員等等,每位為生活在拚博的人,撐起了台灣的365天。
「台灣365拍攝計劃:看見真實的台灣,必須先看見那些沒被看見的人」
2030台灣無貧困推進協會的「《台灣365》 拍攝計畫」,預計拍攝365位不同年齡、職業、族群但生活在台灣的人,希望藉由這個計畫讓大眾看見不一樣的人和故事。
這個計畫並不是競賽型徵件,因此不要求高規格的攝影技術。邀請喜歡拍照、對人和故事有興趣的你加入我們,共同述說在台灣這個島嶼上看似平凡但絕對重要的故事。
👉拍攝對象:
👥族群:台灣各族群(如原住民、新住民、老兵等)
👥職業:農林漁牧、各類勞工(如建築工人、攤販、外送員、清潔工、保全、看護、司機等)、待業者、無家者(街友)、接案SOHO…等,但不在此限。
即日起開始受理~
📝「應徵須知」:
1️⃣應徵請備妥個人基本資料:姓名、電話、email等,並檢附5張具有紀錄觀點的攝影照片(包含5個不同場景並附簡單照片背景說明)
應徵請寄:atept2030@gmail.com 曾小姐,主旨註明「台灣365徵才」。
2️⃣拍攝者需參加拍攝行前說明會(時間、地點另行通知)
3️⃣本計畫採「以件計酬」,每案支付拍攝者費用2000元整、拍攝對象1000元整;每位拍攝者可執行多案。
4️⃣規格:照片輸出規格為300dpi以上;若使用手機拍攝解析度為4:3 / 1200萬以上畫素。
5️⃣拍攝重點:拍攝時間為一天,照片取材需至少滿足「家居生活」、「工作」、「交通方式」、「吃飯」等或包含「洗澡」、「睡覺」、「娛樂」等補充素材,但不以此為限。
⭐️必備素材:全身與半身照、工作場景、住處外觀與宅內屋況、吃飯、生活起居場景、與他人的互動等。
補充素材:娛樂、表情、醫療、睡覺等。
6️⃣拍攝者需同意「2030台灣無貧困推進協會」擁有圖片再製及使用權(需簽妥同意書),拍攝者保有著作權。
照片拍攝者:陳永昌
計畫網站: https://www.2030atept.com/3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