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2030atept

👉 2020年台灣無貧困推進論壇⼁演講精華 -2👀 一起幫低收入戶「開箱」

【2020台灣無貧困推進論壇〡我們與貧困的距離】作家林立青講述在疫情之下,民間與公部門之間對於弱勢者各有不同的的關懷形式,民間的「自救」與政府補助在效率和周到上的差距,引發我們對資源配置有更多的想像。 林立青(作家)

「若是阮乎低收入戶開箱,阮ē起一棟新的厝乎人」 在4,5個月前,我和一群「#義築志工團」(以前叫「#行善志工團」)的朋友們聊天,那時他們正將一個低收入戶的房子翻新。其中2個阿嬤的對話很好玩,第一個大概65歲的阿嬤跟身旁的年輕人說,最近那個愛莉莎莎到底是啥小?愛莉莎莎那時做了一件事叫「#幫低收入戶開箱」(註1)。阿嬤就說我們也常常在幫低收入戶「開箱」,這個阿嬤參與行善志工團20年,幫過300個弱勢家庭的把房子蓋成新的。另一個阿嬤就說,我們跟她(愛莉莎莎)不同,「若是阮乎低收入戶開箱,阮ē起一棟新的厝乎人。」這阿嬤大概是60幾歲,她的行善志工團有35年之久,是元老級志工團成員,大概有幫4、500個家庭蓋房子。


那時討論的案主是一位低收入戶的受刑人媽媽,她有兩個孩子,家裡只要一下雨就漏水、廁所不能用、瓦斯爐壞了、熱水器有問題、洗衣機是那種無法脫水的。 其實政府有編列一個弱勢家扶修繕的預算,申請一次有10萬塊,但基本上沒什麼人申請。因為要有3個條件,第一要是 #低收入戶,第二、第三因為政府這筆錢出去要審核不可以浪費,所以你同時要有土地證明和建物證明…同時擁有土地,房子,又有低收入戶資格,在實務工作上是不可能的事。

「阿嬤生日要到了,有孝心的話就來認領」

我就傳到工地的群組,說這一個案子很慘,後來就有人說那我們找行善團,大家一起來幫忙,於是就展開募款。一開始很擔心募不到,因為今年的疫情這麼慘。可是募款在5天之內就達標,之後大家去看了都覺得很慘,就說我們不能只幫人家把房子蓋好,還要給他們新的家具,小孩才有希望。家具部分我原本想要轉貼到臉書上,結果還沒有轉貼已經全部買了,來源是什麼?是地方的宗教性團體,是那個講會把低收入戶開箱「起一棟新的厝乎人」的阿嬤。她就直接跟孫子說阿嬤生日要到了,有孝心的話就來認領 - 阿嬤快死了,阿嬤要積一點陰德福報給你們。那你如果是孫子,你聽了會怎麼樣?好像不捐不行,所以就電視櫃也買,小朋友的床墊,書桌也是。房子修完之後,志工團還會把資源送去,就是中元普渡的時候,米、油、鹽、醬、醋、茶、飲料都很多,他們就全部載過去。 「他不會感謝政府,會感謝那個社工」 這一個案家其實低收入戶資格幾乎全滿,可是沒辦法改善她的房子,因為法規、因為限制。其實她的小孩有遇到很優秀的老師,老師非常疼孩子,下雨天就專車接送,也會幫忙申請各種福利資源。那個阿公每一個月都拿政府的錢,可是他不會感謝政府,他會感謝社工,可是社工一個月只給他們3000塊,政府的低收補助一定比較高。

那一戶我算了一下,光材料和所有家具的基本開銷就有94萬,要知道現在工料一比一,就是花一塊錢買材料大概要花一塊錢買工錢。那你看到一群8+9衝過去蓋房子蓋到好,等於瞬間社會有人注意到你,你馬上被保護起來。 如果我們去談資源聯繫,比如說這一個媽媽可以拿什麼做對照?拿前陣子發生的事情做對照(註2),這個媽媽其實可能不會比新聞中那個媽媽好到哪去,因為她是受刑人,出來之後工作更難找,有2個孩子要帶,然後阿公阿嬤也要帶。可是當有大量的資源進入,並和社福體系接觸之後,在她的生活裡能不能因為人和人的聯繫,有期待、盼望 - 她會得到一個希望點。 「聯繫點」 後來社工在那位媽媽家的地位瞬間跳了三級,比公部門的社工等級還高,甚至比老師的等級還高,因為把房子變成新的嘛!如果有一群人衝到你家幫忙翻修,雖然都是用國產品,但是全部變成新的你還是會很感激。這會變成有「聯繫點」,她開始一直聯繫社工,越說越多話,原本話裡面可能有所保留,現在幾乎沒


有保留。無論今天國家力量的介入多寡,人和人的聯繫都是不可能抹煞的,民間的力量會比較寬,而且民間力量如果有能力匯集的話,會讓公部門在給予補助或找方法的時候更有效。 註1:https://reurl.cc/9Xd03v 註2: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43804 「7年來都我一個人,我要帶他們一起走」,單親媽媽殺死兒女遭判死刑

6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aire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