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👉2020年台灣無貧困推進論壇⼁演講精華 -7​

作家相片: 2030atept2030atept

貧困的污名與看見​

【2020台灣無貧困推進論壇〡我們與貧困的距離】人生百味的負責人巫彥德先生,分享他對於無家者等貧困對象的長期服務經驗,試著揭開貧困的成因,與社會對貧困者的長期污名化所導致的結構問題,並探討重新連結的可能。​

巫彥德(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負責人)​

「是社會逼他騙人的」​

貧窮是什麼?本質來說貧窮就是失去很多選擇的自由,更廣義一點甚至失去了道德跟正常的選擇。我舉個例子,這陣子在街上認識一位賣口香糖、玉蘭花的年輕街賣者,才20幾歲,這段時間他都坐著輪椅賣,然後有一次在跟他聊天時他突然站起來去上廁所,我就說「你腳沒受傷?」他說腳沒事但手受傷,我說你手受傷幹嘛坐輪椅?他就說剛開始手受傷的時候,原本他都站著在捷運站賣,可是光一天就被檢舉7、8次,連續兩天被檢舉11次,一直被趕來趕去,導致他根本賣不出去快要活不下去了。然後有天早上去批玉蘭花時,批花的阿嬤就跟他講說,「少年仔,你按呢袂使,你看起來好跤好手,人袂相信。」他手的傷不是斷掉,而是沒力氣舉不起來,也有身障證明,但看起來就沒事。於是這個阿嬤就建議他坐輪椅,然後他就真的坐著輪椅去賣,之後警察的檢舉就減少了很多。​

那麼這位街賣的朋友,他是想騙你嗎?根本不是啊!是社會逼他騙人的。此外為什麼街賣者總是會大聲地強迫人去購買?有一次我就真推著一個街賣者去賣,經過人群的時候,我覺得自己就像摩西分紅海那樣把人潮分開,大家都假裝沒看見我們。後來我前面的街賣阿伯就跟說「你這樣不行啦,我教你」。他就開始跟大家說:同情我啊、幫忙我賣一包啊 - 用這種聽了會覺得不舒服、很強迫的方式在賣,可是真的就只有透過這個方式他才賣得下去。所以在匱乏的本質下,他們甚至失去了可以誠實地去賣東西的選擇;甚至失去了可以好好的等待大家來跟他買,而不是強迫大家買的選擇;甚至失去了體貼人的選擇,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失去了道德的選擇,貧困的人在這個社會注定就是被誣名的人,因為連這些選擇都會失去。​

「所謂的壞人、所謂不好的人,其實很有可能就是窮人」​

我們可以看到貧窮注定在這個社會承擔的很深刻、很長遠的汙名,它帶來在現代社會的兩個表象,第一個表象就是如果你今天隱藏得了,你就會把自己藏起來,如果今天你的錢還夠穿著正常地出來工作,你就會穿著正常的服裝,而不會穿得破破爛爛、舊舊髒髒地出來賣東西,所以第一個表象是隱藏。第二個表象是就是隱藏不住的時候,他就會跑出來 - 沒有家的人就跑到街上來睡覺,沒有工作的人跑到街上來工作,做回收、拾荒。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第二個表象就是「貧窮只有在失去的時候,才會被我們發現。」街上很多無家者,但你怎麼知道他是不是無家者?因為他做了一個跟你完全不一樣的行為,你才發現他是無家者,所以我覺得在這個社會,所謂的壞人、所謂不好的人,其實很有可能就是窮人。​

「暴力是一種表達的匱乏」​

以前我都不太敢說貧窮的人會酗酒、會暴力,可是我發現這些事跟無家者走得太近了。像暴力也是一種失去選擇,一個為什麼我們要做重修舊好 a clean, well-lighted place據點的原因。比如一個大哥他什麼時候會打架?他一開始一定是先抱怨,說誰怎樣弄他東西,但旁邊的人都不理他,或是說「你自己沒有弄好啊,這是小事,你不要那麼在意啦。」然後他就開始生氣,就開始大聲說「大家聽我講一下好不好?你們這樣不對啊!」然後旁邊的人就覺得很煩,就說你不要大聲、你出去講、你不要再講了…到最後他就去打人,所以暴力是什麼?暴力是一種表達的匱乏,所呈現的一種終極反應。所以我們遇到的貧困者,他們就會經歷了這樣的社會排除:因為匱乏所產生的各種失去,導致被社會誣名,因此他就會覺得「我就是那麼壞、就是一個暴力的人、就是一個好賭成性的人。」最後他會得到什麼?就是處罰、被剝奪資源,因為他是「壞人」。但他失去是因為他很壞嗎?不是,是因為選擇匱乏,是因為他很窮啊!所以跟一個已經很痛苦的人說「你再也不准進來」,會讓這個人更加不暴力嗎?不會,這樣他更不爽,他下次就來敲你的店門,打破你的窗戶,因為你得罪了他,讓他非常不高興。或對一個已經很痛苦,正在用喝酒來麻醉自己的人,若你指責他好吃懶做,那他經歷到的就會是 - 我已經很痛苦了,你還這樣講,我是不是真的是一個非常廢的人?所以他只會喝更多酒,吸更多毒,人就會變更壞,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社會排除。​

 
 
 

Comments


2030 ATEPT 台灣無貧困推進協會  | 801高雄市前金區自強一路22號10樓| 2030atept@gmail.com | (886)-07-2315200

©2020 by 2030atept.

bottom of page